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诺敏河金榜政治学苑

全国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东三省十佳政治教师、黑龙江普通中学首届最佳教师

 
 
 

日志

 
 
关于我

李海,高级政治教师,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高考成绩优良。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教研文章600余篇,主编合著教学用书、校本教材28本,21项科研成果获市以上奖励,被国内多家杂志社聘为特约通讯员或特约编辑。曾任学校政治教研组长,校科研室主任。荣获过市级教学能手、市级教育科研能手、市级德育先进工作者、市级优质课竞赛壹等奖、市级优秀课题主持人,省级教学设计壹等奖、省首届说课大赛壹等奖、省级优秀指导教师、黑龙江省普通中学首届最佳教师,东北三省十佳政治教师、全国教研骨干教师、全国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

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2017-03-28 14:13:24|  分类: (53)【教育科学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转] - 管理真谛 - 中学教育管理博客

 

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赵兴民、姜志坚(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的方法

教师选题要取熟避生,宁小勿大,要在实际问题中,选择最关键、最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取熟避生”是指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有一定基础的问题当课题,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取得领先的研究成果。“宁小勿大”一是指选题不要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二是指不设立过于抽象的课题。对一线教师来说,小课题研究中的选题可分为下列三个步骤:

(一)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小课题研究来讲,其选题就意味着确定一个存在于教育教学实际当中的具体问题。但是教育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真问题,并非都值得教师去研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真正需要去研究呢?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一是确定这一问题是否有价值。中小学教育中对问题的解决,应以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衡量标准,这也可以看成是课题价值的衡量依据。二是问题须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即有现实意义,如所谓“研究如何将学生培养成‘神童’”的课题研究则不具现实意义。三是问题要具体明确,不能确定一个看起来很重要,其实无从下手的问题去研究,比如以“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为研究问题就不符合小课题研究的要求。四是选择的研究问题要可行,即在我们教师能力范围内能解决。如很多教师认为我们的考试评价有问题,然后就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要改变考试制度,这样的课题研究是不可行的。有了这样的标准,教师一般可从自身教学实践的几个侧面去寻找问题:

1.从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时常遇到各种困境。例如,老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的要求不一致,“90后”孩子的言行举止与教师的想法格格不入等等。如果走不出这些困境,将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将这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迅速有效解决而又绕不开的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寻找使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

2.从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捕捉问题

中小学教师做小课题研究,重点就是要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实际教育情境,寻找具体问题。比如学生早恋问题,这是真实存在于特定年龄的每一届学生身上的,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很多老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老师能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3.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来源。

4.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到问题

同龄人之间是彼此最熟悉的,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

对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自己提供小课题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当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二)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一般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呢?笔者认为应该筛选出那些影响面大,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教师可以自己建立一个“问题库”,即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观察到的其他教师遇到的问题、学生身上出现的新问题等记录下来,当教师想进行小课题研究时,就不必为找什么研究而费脑筋了。这时教师就可从自己的“问题库”当中选择当前自己最想解决同时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教师最想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教师本人最清楚。每个教师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及其自身的条件都不同,因此各人的需求和关注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慎重选择。例如学生抄作业成为风气和班级卫生区域总打扫不干净,这都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但哪一个更适合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显然前者更紧迫,影响更大。

(三)从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中找出可行的研究问题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就小课题本身而言,选择的小课题应是小而明确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研究的实际切入点,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二是针对教师自身的研究条件而言,进行小课题研究,必须将教师的经验、能力、时间、精力等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能不能进行研究或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量力而行。比如需进行大范围调研的问题研究,对教师来说往往是个人所完成不了的,因此,不应选取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

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教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这除了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使教师真正体验到小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可适当鼓励,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一个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可能每节课一开始就检查作业、批斗学生,然后再讲课,学生没了兴致,学习毫无激情,学习成绩当然就会不佳。而这时教师又不能找不到问题所在,继续迁怒于学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小课题研究不宜追逐时尚一味跟风

进行小课题研究,切记不要追求时尚。合作学习热就搞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了又搞探究学习,这样很难达到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找到真正困扰教育教学提高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之策,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总之,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20个字:根在实践中,重在科学性,难在坚持性,贵在实用性。

(摘自赵兴民、姜志坚《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9期)

  评论这张
 
阅读(7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